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林新闻 > 乡镇快讯 > 正文内容

那佐:下足“绣花”功夫 抓实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2018-01-04 08:45:4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庄兰敏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西林县那佐那佐苗族乡始终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来抓落实,多措并举,拉单列表,奋力攻坚,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加大宣传力度,政策家喻户晓。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先后下发了一系...

西林县那佐那佐苗族乡始终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摆在全局和战略的位置来抓落实,多措并举,拉单列表,奋力攻坚,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加大宣传力度,政策家喻户晓。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惠民政策是脱贫的根本,政策的落实是脱贫的关键。为了让全乡广大贫困群众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党的政策,该乡采取拉挂横额、制作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跋山涉水、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交谈,面对面的向群众宣传易地安置、整屯搬迁、产业奖补、改厨改厕、教育奖补、健康扶贫、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系列惠民政策,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确保政策落地,抓好安居工程。有稳固住房保障是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八有一超”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广大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贫困户脱贫摘帽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该乡领导干部,深入瑶山苗寨、壮汉之家认真细致了解群众的住房稳固情况,并一一做好登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群众实施易地安置、投亲靠友、危房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广大贫困户的安居问题。经统计,实施易地安置404户(其中县城购房136 户、那佐新区建房17户)、投亲靠友259户、危房改206户。

织就交通网络,筑通脱贫之路。该乡地处西林“县尾”,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90多公里,18个行政村,多民族杂居,贫困面非常大,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民族乡,同时更是全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长期以来,行路难问题一直困扰着该乡各族群众,精准扶贫工作给群众修路问题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2016年以来,该乡各村屯掀起了通屯道路建设的高潮,一条条光明之路、希望之路、财富之路、幸福之路通向了瑶村苗寨、壮汉之家、直通群众心坎。经统计,共实施了65条通屯道路,里程 209.84公里。

产业发展引领,提高脱贫质量。产业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无产业的脱贫不稳、不可靠,随时都会返贫。为了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和目标,该乡帮扶干部爬坡过坎、走村串寨、虚心求教、深入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动员群众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投资172万元的坝盆村金盆养牛合作社成为全乡村集体经济建设的典范,目前黄牛存栏162头,辐射带动贫困户40户186人;母鲁村500亩连片沙糖桔建设示范园已经正式启动,共有上百户贫困户参与投资建设。目前,该乡沙糖桔种植面积12800亩、优质软枝油茶种植面积440亩、杉木种植面积 7143亩、养殖生猪38000头,种植优质稻11000亩。

实施“两改”工程,提升乡村品味。针对部分村屯脏乱差的不良情况,该乡借助扶贫政策,广泛动员群众实施改厨改厕工程。经统计,全乡参与改厨的群众998 户,改厕的群众1588户,“两改”项目投入464.45万元。“两改”工程的实施,对清洁乡村改善卫生环境,彻底消除脏乱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文明程度,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安居环境。

做好感恩教育,提高扶贫满意度。为了做好感恩教育,提高扶贫工作满意度,提升群众良好形象,该乡广大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如数家珍的告诉群众所享受到的易地安置、投亲靠友、整屯搬迁、产业奖补、改厨改厕、教育奖补、健康扶贫、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高龄补贴、低保待遇、农业补贴、雨露计划等惠民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群众心生感激之情,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更加支持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以及工作队员的工作,使他们成为一名会感恩的人。

注重常规督查,狠抓整改落实。为了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了解和掌握各村扶贫工作成效,该乡成立了扶贫成效工作督查组经常深入各村屯开展督查工作。对工作作风漂浮,工作不细不实,敷衍了事,没有真正沉下心来抓扶贫,没有真正把群众冷暖挂在心间,没有静下心来与群众共同谋划脱贫对策,对本村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方向不准,盲目开展工作,各项工作推进缓慢等不良情况及时进行通报,要求相关人员对标限时整改,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

“唯有破冰前行,才能看到脱贫的希望。”该乡党委书记王丰景告诉笔者,那佐苗族乡共辖18个行政村,其中甘界、那讪、渭洪、母鲁、上马草、新隆、坝盆、垌硝、龙滩9个村为贫困村,坝盆村是2017年预脱贫村。2015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户2019户,8371人。2017年开展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后,共有贫困户2050户8754人。

据悉,经过几年的奋力攻坚,该乡2014年退出630户2784人,2015年退出369户1614人,2016年脱贫410户1816人,2017年脱贫763户3381人。

 


责任编辑:谭彩娟 编审:黄健生

上一篇:八达镇组织开展“两节”“两会”期间食品药品专项检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